

信用服务热线:010-87162983
信用动态

开放融合
跨界链接
创新发展
山东淄博:实施信用审批制度 让企业群众更快办更好办
- 来源:大众网
- 发布时间:2022-05-27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日前,山东省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淄博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现场组织召开“做到‘两统筹’夺取‘双胜利’”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淄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范桂君向社会发布第二季度优化企业服务改革创新成果。发布会还邀请了淄博市智慧政务服务促进会会员单位代表、结对共建单位代表、市政务服务特邀监督员代表、市政务服务企业商会直接联系点代表、“齐好办”帮办服务中心代表及部分基层干部参加。
山东淄博:实施信用审批制度 让企业群众更快办更好办
【概要描述】 日前,山东省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淄博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现场组织召开“做到‘两统筹’夺取‘双胜利’”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淄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范桂君向社会发布第二季度优化企业服务改革创新成果。发布会还邀请了淄博市智慧政务服务促进会会员单位代表、结对共建单位代表、市政务服务特邀监督员代表、市政务服务企业商会直接联系点代表、“齐好办”帮办服务中心代表及部分基层干部参加。
- 分类:信用动态
- 作者:
- 来源:大众网
- 发布时间:2022-05-27 16:30
- 访问量:
日前,山东省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淄博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现场组织召开“做到‘两统筹’夺取‘双胜利’”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淄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范桂君向社会发布第二季度优化企业服务改革创新成果。发布会还邀请了淄博市智慧政务服务促进会会员单位代表、结对共建单位代表、市政务服务特邀监督员代表、市政务服务企业商会直接联系点代表、“齐好办”帮办服务中心代表及部分基层干部参加。
为提高企业群众办事效率,2021年,淄博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信用审批“承诺即入”新模式,首批将58个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信用审批“承诺即入”改革,实行“一表即入”“备案即入”“先入后验”,实现了企业准营的极简审批。在此基础上,2022年淄博市又推出第二批48项信用审批“承诺即入”事项,主要包括就业、医药、卫生等9大类,改革后申请材料、办事环节、审批时间分别平均压减30%、40%、80%以上。截至目前,全市通过信用审批“承诺即入”模式已办理2.5万余件。为使淄博市信用审批体系更加完善,淄博市又出台了政务服务“失信制约”制度,填补了政务服务领域轻微失信行为管理空白,构建起了政务服务事前信用核验、事中信用跟踪、事后制约修复的闭环管理模式,实现诚信市场主体极简办事。
突出守信激励,建立极简审批模式。依托淄博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政务服务“失信制约”模块,经核实无不良信用记录的申请人,即可享受“绿色通道”、专人帮办、免费代办等守信激励服务。对符合“容缺受理”“容缺办理”条件的,申请人书面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供或补齐补正的,可以先行办理。对符合“告知承诺”“承诺即入”条件的,申请人作出书面承诺后,当场办结相关证照。
聚焦失信制约,建立信用惩戒机制。对查实存在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提供虚假材料、承诺不实及容缺受理办理后约定期限内未补齐材料等情形的,申请人将被纳入失信制约管理。期间,该申请人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将无法享受“绿色通道”、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承诺即入等信用审批服务。同时,在有关部门、单位、行业协会、商会评定信用等级、评先评优征求意见时予以反馈,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格局。
强化数据赋能,实现信用闭环管理。打通审批、监管、信用三方数据壁垒,实现信用审批全闭环、全链条管理。业务受理时,将申请人信用信息查询系统嵌入审批流程,系统自动核验申请人信用状况,做到逢办必查。审批过程中,将申请人承诺信息实时推送至“信用淄博”平台,当申请人出现失信行为时,失信信息自动纳入市政务服务平台“失信制约”模块,并依托审管互动平台实时推送至监管部门。审批结束后,对失信主体给予6个月的失信制约管理期,管理期内,监管部门将失信主体列为重点核查对象,实行差异化监管,若失信主体完成整改且无新的失信行为发生,管理期结束后,失信主体信用自行修复,从失信名单中移除,倒逼申请人自觉履行承诺,构建信用审批良性循环。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中央文明办
中央政法委
中央网信办
环境保护部
交通运输部
科学技术部
国家外专局
人民银行
中央编办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公务员局
安监总局
最高法
最高检
教育部
公安部
民航局
文化和旅游部
能源局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商务部
外汇局
统计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证监会
银保监会
中国贸促会
新华社
药监局
市场监管总局
知识产权局
全国工商联
共青团中央
中国残联
卫生健康委
铁路局
档案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商务信用信息公示平台 京ICP备19058787号-1
承办单位:三公国际资信评估(北京)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