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商务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官网~

您好,联系客服

imgboxbg
这是描述信息

信用服务热线:010-87162983

信用动态

资讯分类
imgboxbg

开放融合

 

跨界链接

 

创新发展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黑龙江:构建信任机制 筑牢社会信用法治基石

黑龙江:构建信任机制 筑牢社会信用法治基石

  • 来源:黑龙江日报
  • 发布时间:2021-12-2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黑龙江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积极成效,但是信用监管不够健全、信用奖惩标准不够统一、信用主体合法权益保护不够充分等制约黑龙江省社会信用体系向纵深拓展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现。日前,《黑龙江省社会信用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提请审议,这部地方性法规的出台将确保相关改革于法有据,同时依法引导全社会切实增强诚信意识、构建信任机制,有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黑龙江:构建信任机制 筑牢社会信用法治基石

【概要描述】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黑龙江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积极成效,但是信用监管不够健全、信用奖惩标准不够统一、信用主体合法权益保护不够充分等制约黑龙江省社会信用体系向纵深拓展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现。日前,《黑龙江省社会信用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提请审议,这部地方性法规的出台将确保相关改革于法有据,同时依法引导全社会切实增强诚信意识、构建信任机制,有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分类:信用动态
  • 作者:
  • 来源:黑龙江日报
  • 发布时间:2021-12-28 14:28
  • 访问量:
详情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黑龙江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积极成效,但是信用监管不够健全、信用奖惩标准不够统一、信用主体合法权益保护不够充分等制约黑龙江省社会信用体系向纵深拓展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现。日前,《黑龙江省社会信用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提请审议,这部地方性法规的出台将确保相关改革于法有据,同时依法引导全社会切实增强诚信意识、构建信任机制,有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条例(草案)》强化了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细化了重点领域诚信建设要求,规定了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领域的建设要求,重点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表率和示范引领作用。《条例(草案)》规范了社会信用信息管理活动,规定除依法不予开放的公共信用信息外,应当通过公示、查询、约定开放等方式依法开放公共信用信息。

  为了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条例(草案)》提出了市场主体失信的处理方式,规定市场主体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应当依法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实施惩戒措施,并将相应失信行为记入公共信用信息,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对失信会员采取降低会员级别、取消会员资格等措施。

  《条例(草案)》还加强了信用主体权益保护,突出了信用监督管理机制。规定信用主体享有对其社会信用信息采集、归集、共享、开放、应用情况的知情权;行政机关应当综合运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和行业信用评价结果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并根据信用状况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中央文明办
中央政法委
中央网信办
环境保护部
交通运输部
科学技术部
国家外专局

人民银行

中央编办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公务员局
安监总局

最高法
最高检
教育部
公安部
民航局
文化和旅游部
能源局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商务部
外汇局
统计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证监会
银保监会
中国贸促会
新华社
药监局
市场监管总局

知识产权局

全国工商联
共青团中央
中国残联
卫生健康委
铁路局
档案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商务信用信息公示平台        京ICP备19058787号-1
承办单位:三公国际资信评估(北京)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