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商务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官网~

您好,联系客服

imgboxbg
这是描述信息

信用服务热线:010-87162983

信用动态

资讯分类
imgboxbg

开放融合

 

跨界链接

 

创新发展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安徽:全面提升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质效

安徽:全面提升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质效

  • 来源:安徽省市场监管局
  • 发布时间:2023-08-23
  • 访问量:

【概要描述】近年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以实施科学有效分类为基础,强化日常监管、专业领域监管以及创新场景运用,有效提升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

安徽:全面提升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质效

【概要描述】近年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以实施科学有效分类为基础,强化日常监管、专业领域监管以及创新场景运用,有效提升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

  • 分类:信用动态
  • 作者:
  • 来源:安徽省市场监管局
  • 发布时间:2023-08-23 13:50
  • 访问量:
详情

  近年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以实施科学有效分类为基础,强化日常监管、专业领域监管以及创新场景运用,有效提升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

  聚焦科学分类,筑牢信息归集基础。一是科学构建指标体系。在市场监管总局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框架内,增加“企业股东年龄”“年报通信地址与企业注册地址是否一致”“荣誉奖项”3个三级指标,将政府质量奖、专利奖、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皖美品牌示范企业、“食安安徽”品牌认证等纳入企业正面评价内容,构建具有安徽特色的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二是夯实信息归集基础。以省政府出台的《安徽省涉企信息归集应用实施办法》为制度保障,统筹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应用,编制企业信用风险信息归集资源目录,加强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累计归集各类涉企信息1.01亿条,为科学分类打下良好基础。

  聚焦精准施策,强化日常监管运用。一是强化分类结果在“双随机”监管中的运用。将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全量推送至“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实现信用风险分类、运用、结果反馈的闭环管理。二是推动分类结果在其他部门监管中的运用。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抽查任务占比、抽查问题发现率等作为重要指标项,纳入省委、省政府对各市营商环境季度分析评议指标体系。三是创新分类监管在网格化监管中的运用。创新实施网格化监管模式,将全省1232个市场监管所划分为3661个监管网格,制定网格化监管年度工作计划,统筹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各项任务,根据企业信用风险分布情况,合理设定监管比例和频次,有效解决基层重点领域检查多、随意性大等问题。

  聚焦共建共享,强化专业领域运用。一是建立食品生产领域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印发《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方案》,将食品生产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食品安全风险因素相结合,综合叠加后按照分值由低到高评定为四级。二是建立其他专业领域分级分类监管机制。相继在工业产品、特种设备、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等专业领域制定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将通用型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作为定性判定的重要参考,实现“通用+专业”有效结合。

  聚焦无事不扰,强化多维场景运用。一是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监管。指导各市结合实际,将政府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中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低的企业纳入“触发式监管”对象名录库,同时根据其他部门的抽查结果、行政处罚以及投诉举报等划定监管“红线”,未触发前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二是加强企业信用风险监测预警。构建风险状况展示、风险趋势分析、警示信息轮播等模块,用图表形式分析展示各区域、各行业信用风险状况,提升市场监管工作的预见性。选取与企业信用风险关联度高的重点指标实时监测,对4.3万户证照到期企业和2800余户股权出质异常企业风险隐患及时预警,推动监管关口前移。三是探索经营主体分型分类监管。对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不同类型经营主体,分别采取有所侧重的“信用+”监管措施。对一般领域经营主体,实行“信用+‘双随机’”监管模式;对重点领域经营主体,实行“信用+行业”的风险分类模式;对新兴领域经营主体,实行“信用+清单”的触发式监管模式;对个体工商户,实行“信用+许可”的分类监管模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信用+示范社”的分级分类模式。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中央文明办
中央政法委
中央网信办
环境保护部
交通运输部
科学技术部
国家外专局

人民银行

中央编办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公务员局
安监总局

最高法
最高检
教育部
公安部
民航局
文化和旅游部
能源局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商务部
外汇局
统计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证监会
银保监会
中国贸促会
新华社
药监局
市场监管总局

知识产权局

全国工商联
共青团中央
中国残联
卫生健康委
铁路局
档案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商务信用信息公示平台        京ICP备19058787号-1
承办单位:三公国际资信评估(北京)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